PVG  ART

MENU | EN

关于凯的《不确定的月》

 


金美怜 (侨福当代美术馆企划总监)

 

 

在东方,时间的存在是一种表象的存在。因此艺术家就不得成为陈述者,即艺术的核心在于“呈现”,而不在于记录。张琪凯的此次个展《不确定的岁月》是一场针对当下现实进行的哲学反思,展览围绕艺术应有的态度以及应追求的方向展开讨论。何为不确定的岁月?其实岁月并没有界限,它原本就是流逝的。所以,以“确定”或“不确定”这样的词语来修饰“岁月”就无法避免矛盾的出现。那么张琪凯所说的“不确定的岁月”指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他其实是在反问:对于人之存在来说岁月(即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人来说时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人只能拥有限定的时间。对于活在这个世界的人来说,“时间”就意味着秩序、目的、欲望、知识,也等于无法数清的日常琐事,还有说不完的那些拥有和缺少。艺术家张琪凯认为当今社会的现实及处境处于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状态。

 

那么,现在大大影响着人类的这种不可测状态(不确定的时间)源于何处?也许资本就是其源头,同时源于资本的暴力和压制最让人感到恐惧,而且这样的解释还一点也不夸张。已进入所谓“信息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更是如此。掌握信息和提出反馈的速度直接关系到资本剩余价值的创造。世界上各社会及企业强制要求其成员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所以,在经济方面的“重组改革”早已不是意外措施,而是一种通常的过程。今日资本的控制范围不限于已知的或可视的事物,资本施展“绝对而无限的意志”将尚不清楚或尚未确定的信息都统统纳入到其“支配”和“增值化”的范畴之中。当下的资本主义侵入了人类的精神及文化层面,这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资本甚至都做到了将人类语言转化为“信息”的编程化工程。无论是什么都要转化为具有有效价值的“道具”和“商品”,这在当今资本社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时代错误的、反动的社会议论如今仍然健在——非合理的集体主义,极端的相对主义和玩世主义,带着神秘色彩煽动逃避现实的议论等,这些议论时刻威胁着追求情境化正义的议论和思想。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身处冷酷的无序状态猖獗的当下社会,反而又让人更清晰地理会“‘时间的存在’仅是一个驱壳”的道理。

 

张琪凯将一切为资本所追求的目的、有益性及效用性而被操纵和控制的当下时代命名为“不确定的岁月”,他对此持有批评的立场,因此以呼唤过去时间的手法扩充了对人类而言具有限定性的时间概念,以此唤起观者对人之存在及自由意志的思考。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以回顾过去、反思当下、展望未来的方式探寻自由和真理的路程。从参展作品中所见的孟子的性善说、从商周以来的大漆工艺、宋朝名窑汝窑的瓷片、出土于楼兰古城的瓷片、唐朝的“柱础”、清朝的“拴马桩”等过去的物品搅合了时间的节奏,以此引出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艺术应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眼前的现象或是着急达成的目标,而是用心才能解读的世界。换句话说,艺术不从属于时间,因为它是具有灵性的存在。张琪凯带给我们的这番思考其实在迂回地表达着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

 

参展作品《扩音器》、《一立方》、《柱础》、《人之初…》还有《活着》,紧紧围绕着展览主题的核心,艺术家透过这些作品详尽展现我们所生活的当下社会的状态。

 

作品《扩音器》揭露的是丧失主体意识的、蔓延排斥的、停止思考的、处于无法沟通状态的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过去为人所坐的两把椅子,现在被自动机械装置和两台显示屏所占据,它们茫然地面对着对方。曾经陪伴交谈的桌子消失不见,只有麦克风在忙不迭地往来虚空并传达着无法构成对话的对话。一切对话和交谈都不会得到进展,连对话的直接参与者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在这样歪曲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好像即使有了扩音器也无法得到丝毫的解决。

 

《一立方》、《柱础》这两个作品展示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传统的没落、难以固定住所的社会条件。拴马桩困在《一立方》的混凝土块里,勉强才露出了一点自己的头和脚。过去立在大门两侧护卫平安的拴马桩,在这里象征着传统美学,它被代表机械产业文明的便捷、有益性及效用性的混凝土所淹没,这是对当下社会丧失传统美学的隐喻,也表达了固定住所的生活方式已彻底沉没于往日的现实。在展厅,观众还可以看到作品《柱础》营造的壮观。一根连带柱础被拔出来的柱子曾经是人类居所的支撑,但在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价值观和世界观变化的今天,好像只有这只落在柱子上面的八哥鸟还记得从前的样子。

 

最后,整张牛皮上刻有孟子性善说的作品《人之初…》,以强烈的反讽语言展示了隐藏在性善说背后的弱肉强食的逻辑、故意被美化的世界观、既得利益阶层控制民众的教育观。锤子是能让人高效达成目标的工具,也是象征有益性、效用性的典型符号,但在张琪凯作品《活着》里面,锤子并非由钢铁而成,易碎难用的陶瓷锤子在反问:何谓人生?何谓岁月?还有,何谓人之存在?张琪凯的作品处处暗示着,活在当下的我们忘却的并不是如何祈求或乞求占有和满足,而是在作品《天空》、《静观》、《岁月之痕》、《岁月之尊》提及的“无限的时间”与作品《春、夏、秋、冬》、《行走的岁月》、《消逝的岁月》展现的“岁月的本质”里探寻和接近世界本质的无止境的路程。


关于凯的《不确定的月》

 


金美怜 (侨福当代美术馆企划总监)

 

 

在东方,时间的存在是一种表象的存在。因此艺术家就不得成为陈述者,即艺术的核心在于“呈现”,而不在于记录。张琪凯的此次个展《不确定的岁月》是一场针对当下现实进行的哲学反思,展览围绕艺术应有的态度以及应追求的方向展开讨论。何为不确定的岁月?其实岁月并没有界限,它原本就是流逝的。所以,以“确定”或“不确定”这样的词语来修饰“岁月”就无法避免矛盾的出现。那么张琪凯所说的“不确定的岁月”指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他其实是在反问:对于人之存在来说岁月(即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人来说时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人只能拥有限定的时间。对于活在这个世界的人来说,“时间”就意味着秩序、目的、欲望、知识,也等于无法数清的日常琐事,还有说不完的那些拥有和缺少。艺术家张琪凯认为当今社会的现实及处境处于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状态。

 

那么,现在大大影响着人类的这种不可测状态(不确定的时间)源于何处?也许资本就是其源头,同时源于资本的暴力和压制最让人感到恐惧,而且这样的解释还一点也不夸张。已进入所谓“信息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更是如此。掌握信息和提出反馈的速度直接关系到资本剩余价值的创造。世界上各社会及企业强制要求其成员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所以,在经济方面的“重组改革”早已不是意外措施,而是一种通常的过程。今日资本的控制范围不限于已知的或可视的事物,资本施展“绝对而无限的意志”将尚不清楚或尚未确定的信息都统统纳入到其“支配”和“增值化”的范畴之中。当下的资本主义侵入了人类的精神及文化层面,这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资本甚至都做到了将人类语言转化为“信息”的编程化工程。无论是什么都要转化为具有有效价值的“道具”和“商品”,这在当今资本社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时代错误的、反动的社会议论如今仍然健在——非合理的集体主义,极端的相对主义和玩世主义,带着神秘色彩煽动逃避现实的议论等,这些议论时刻威胁着追求情境化正义的议论和思想。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身处冷酷的无序状态猖獗的当下社会,反而又让人更清晰地理会“‘时间的存在’仅是一个驱壳”的道理。

 

张琪凯将一切为资本所追求的目的、有益性及效用性而被操纵和控制的当下时代命名为“不确定的岁月”,他对此持有批评的立场,因此以呼唤过去时间的手法扩充了对人类而言具有限定性的时间概念,以此唤起观者对人之存在及自由意志的思考。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以回顾过去、反思当下、展望未来的方式探寻自由和真理的路程。从参展作品中所见的孟子的性善说、从商周以来的大漆工艺、宋朝名窑汝窑的瓷片、出土于楼兰古城的瓷片、唐朝的“柱础”、清朝的“拴马桩”等过去的物品搅合了时间的节奏,以此引出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艺术应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眼前的现象或是着急达成的目标,而是用心才能解读的世界。换句话说,艺术不从属于时间,因为它是具有灵性的存在。张琪凯带给我们的这番思考其实在迂回地表达着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

 

参展作品《扩音器》、《一立方》、《柱础》、《人之初…》还有《活着》,紧紧围绕着展览主题的核心,艺术家透过这些作品详尽展现我们所生活的当下社会的状态。

 

作品《扩音器》揭露的是丧失主体意识的、蔓延排斥的、停止思考的、处于无法沟通状态的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过去为人所坐的两把椅子,现在被自动机械装置和两台显示屏所占据,它们茫然地面对着对方。曾经陪伴交谈的桌子消失不见,只有麦克风在忙不迭地往来虚空并传达着无法构成对话的对话。一切对话和交谈都不会得到进展,连对话的直接参与者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在这样歪曲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好像即使有了扩音器也无法得到丝毫的解决。

 

《一立方》、《柱础》这两个作品展示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传统的没落、难以固定住所的社会条件。拴马桩困在《一立方》的混凝土块里,勉强才露出了一点自己的头和脚。过去立在大门两侧护卫平安的拴马桩,在这里象征着传统美学,它被代表机械产业文明的便捷、有益性及效用性的混凝土所淹没,这是对当下社会丧失传统美学的隐喻,也表达了固定住所的生活方式已彻底沉没于往日的现实。在展厅,观众还可以看到作品《柱础》营造的壮观。一根连带柱础被拔出来的柱子曾经是人类居所的支撑,但在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价值观和世界观变化的今天,好像只有这只落在柱子上面的八哥鸟还记得从前的样子。

 

最后,整张牛皮上刻有孟子性善说的作品《人之初…》,以强烈的反讽语言展示了隐藏在性善说背后的弱肉强食的逻辑、故意被美化的世界观、既得利益阶层控制民众的教育观。锤子是能让人高效达成目标的工具,也是象征有益性、效用性的典型符号,但在张琪凯作品《活着》里面,锤子并非由钢铁而成,易碎难用的陶瓷锤子在反问:何谓人生?何谓岁月?还有,何谓人之存在?张琪凯的作品处处暗示着,活在当下的我们忘却的并不是如何祈求或乞求占有和满足,而是在作品《天空》、《静观》、《岁月之痕》、《岁月之尊》提及的“无限的时间”与作品《春、夏、秋、冬》、《行走的岁月》、《消逝的岁月》展现的“岁月的本质”里探寻和接近世界本质的无止境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