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G  ART

MENU | EN

  芳草地画廊798荣幸地宣布,邹亮个展《不是这样的》于2015年7月11日, 15:30在芳草地画廊798空间正式开幕,展览持续至2015年8月16日。展览由知名评论家夏彦国担任学术主持。


  同2011年首次个展相比,此次展览邹亮依然以个人化的经验作为切入点,继续将生活中某个时间节点的感受和判断对象化、形式化,放大、再思考。不同的是,艺术家此次思考的重点是人与人、人与外界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我们将会看到,艺术家试图通过虚化的形象,色彩的区分,动态的处理,将某个时刻的经验和看法以记忆式的情绪与状态保留下来,在凝滞中找寻其内在的微妙变化,进而让作品与观者建立情感互动与共鸣。

     

  如题《不是这样的》所示,展览总体上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生命和现实的一种持续思考的态度。

 

不是这样的-邹亮个展

前言   

  时隔四年,邹亮又有新的个展。四年过去了,他的作品有延续也有不同。

    延续的是,他依然以个人化的经验,用雕塑或者装置的语言形式,真实生动地去呈现自己在某个具体时空中、对某个具体问题思考时的情绪和状态。创作对他来说不仅是对感受性记忆的再现和收集,也是一种重新思考的过程。执拗的性格使得他无法迅速地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这也才使得他能用一种沉浸的状态去创作,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凝练出来。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和频追新番的时代,他的创作却体现了一种“慢”的性格——艺术对于他来说,并没有过多世俗的、快速的工具性和功能性,相反,艺术在他这里回归到更本质的层面——艺术作为语言,真真切切去表达艺术家想说的东西。

  作为作者之外的观众,我们对作品的观看更多是把它们放到更大的参照系中来判断,而在邹亮的作品中,创作之初是没有外界参照系的,他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简单,主体和主体想说的话。维特根斯坦说,没有私人语言,一切都可以是公共的。展示即是将私人语言公开化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努力和对人生的切肤思考也将成为观众共鸣的基础。

  与之前看似一个人的独白不同,新作中的人物形象不再是艺术家一个人,而是处于对话中的“我”和“他者”,呈现了一种分析式的社会化视角。新作中艺术家加入了较多的理性思考,把自己和世界的微妙关系放在创作舞台的中心进行审视、思考。这种理性,表现在艺术家更加审慎地期望通过合适的、多样化的雕塑语言和手法,比如雕塑的色彩、材料、造型等去表达自己直觉式的思考,也表现在他对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人或物的辩证态度,比如《兄弟》、《彼此》《思过》等作品,从一种结构性的场域中去呈现关系的非单一视角,将动态的东西静态化,让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再次被聚焦,使之处于一种可变换位置的关系中,原有的、经验意义上的关系被结构的同时也被有意无意地解构了,体现了人与人、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芳草地画廊798荣幸地宣布,邹亮个展《不是这样的》于2015年7月11日, 15:30在芳草地画廊798空间正式开幕,展览持续至2015年8月16日。展览由知名评论家夏彦国担任学术主持。


  同2011年首次个展相比,此次展览邹亮依然以个人化的经验作为切入点,继续将生活中某个时间节点的感受和判断对象化、形式化,放大、再思考。不同的是,艺术家此次思考的重点是人与人、人与外界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我们将会看到,艺术家试图通过虚化的形象,色彩的区分,动态的处理,将某个时刻的经验和看法以记忆式的情绪与状态保留下来,在凝滞中找寻其内在的微妙变化,进而让作品与观者建立情感互动与共鸣。

     

  如题《不是这样的》所示,展览总体上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生命和现实的一种持续思考的态度。

 

不是这样的-邹亮个展

前言   

  时隔四年,邹亮又有新的个展。四年过去了,他的作品有延续也有不同。

    延续的是,他依然以个人化的经验,用雕塑或者装置的语言形式,真实生动地去呈现自己在某个具体时空中、对某个具体问题思考时的情绪和状态。创作对他来说不仅是对感受性记忆的再现和收集,也是一种重新思考的过程。执拗的性格使得他无法迅速地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这也才使得他能用一种沉浸的状态去创作,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凝练出来。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和频追新番的时代,他的创作却体现了一种“慢”的性格——艺术对于他来说,并没有过多世俗的、快速的工具性和功能性,相反,艺术在他这里回归到更本质的层面——艺术作为语言,真真切切去表达艺术家想说的东西。

  作为作者之外的观众,我们对作品的观看更多是把它们放到更大的参照系中来判断,而在邹亮的作品中,创作之初是没有外界参照系的,他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简单,主体和主体想说的话。维特根斯坦说,没有私人语言,一切都可以是公共的。展示即是将私人语言公开化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努力和对人生的切肤思考也将成为观众共鸣的基础。

  与之前看似一个人的独白不同,新作中的人物形象不再是艺术家一个人,而是处于对话中的“我”和“他者”,呈现了一种分析式的社会化视角。新作中艺术家加入了较多的理性思考,把自己和世界的微妙关系放在创作舞台的中心进行审视、思考。这种理性,表现在艺术家更加审慎地期望通过合适的、多样化的雕塑语言和手法,比如雕塑的色彩、材料、造型等去表达自己直觉式的思考,也表现在他对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人或物的辩证态度,比如《兄弟》、《彼此》《思过》等作品,从一种结构性的场域中去呈现关系的非单一视角,将动态的东西静态化,让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再次被聚焦,使之处于一种可变换位置的关系中,原有的、经验意义上的关系被结构的同时也被有意无意地解构了,体现了人与人、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